十年了,這所上海市和中科院合辦的大學怎樣了?
新華網上海9月29日電(記者潘旭、史依靈)2013年9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準上??萍即髮W成立。如今10年過去了,這所學校如何了?
28日上??萍即髮W召開建校十周年科教融合創新發展大會。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書記、副校長王艷芬在上科大28日舉行的建校十周年科教融合創新發展大會上分享了一則小故事:招生時,網民分別將三所中科院所辦高校即上??萍即髮W、中國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為“上科大”“中科大”“國科大”,合并稱為“上中國科大”,體現了社會對中科院人才培養質量的認可,也從側面反映了對上科大這所年輕院校的肯定。
航拍上??萍即髮W。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規模上,上科大并不算“大”。2013年,學校招收了首屆研究生296人。經過10年的發展,學校如今在校的所有年級的本科生、研究生6000多人。學校并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力求做強做精、做出特色。學?,F有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本科招生專業11個,從數字上看并不多,但細數這些學科,都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重點關鍵領域。
教育部部副部長翁鐵慧說,一流大學重在內涵和質量,絕不是規模和數量的比拼,必須堅持特色發展,上??萍即髮W一直秉持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創新型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具有鮮明的特色,要始終保持發展定力,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優勢領域,力爭世界前列。
2022年2月進入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的行列。從批準成立到“雙一流”不到9年,上科大的誕生和發展適逢黨和國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地處上??苿撉把氐膹埥?,上科大有著天然的科創烙印。上科大副教務長劉志10年前見證了上科大的誕生,彼時他已在海外的科研機構的工作了17年。上科大經批準建設的當年,劉志參與了張江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的建設,近年來又在上科大參與了上海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和硬X射線自由電激光裝置建設。
“10年后的今天,我們在上科大也能像當年在張江一樣,為大科學裝置做點我們能做的事情?!眲⒅菊f。
除了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外,上科大在過去10年里還牽頭或參與建設了活細胞結構與功能成像、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產出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實驗成果。
截至目前,全校378個研究組共參與發表論文13080篇,其中SCI、SSCI、EI收錄11766篇,學校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單位在《自然》《學科》《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81篇,3項成果入選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1項成果入選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6項成果入選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在上科大物質學院軟納米平臺,在讀本科生在平臺超級用戶的指導下,學習紫外曝光機的使用,掌握初級光刻技術。整個光刻操作在特殊的“黃光間”進行,目的是隔絕環境中的紫外線對光刻膠的影響。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截至2023年5月,學校申請專利1408件,專利轉化率達25%。值得一提的是,超半數專利由在校學生申請,目前已有超過50名學生作為發明人參與的155件專利申請成功進行成果轉化。
“我們團隊在校期間搭建了高精度的人臉掃描設備穹頂光場系統用于智能拍攝,學校技術轉化辦公室的老師鼓勵我們走向市場,我們便成立了初創公司,在學校支持下獲得數項專利授權,也鎖定了近億元融資?!鄙峡拼?023屆研究生吳迪說。
學校從建校伊始就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有效方式,形成了具有上科大特色的“三全育人”體系和“學院+書院”的學生培養機制,為學生提供了跨學科學習和創新創業的各類平臺,而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是建設一支高水平、國際化、成長型的師資隊伍。300多位常任教授平均年齡只有約40歲,其中約三分之一入選國家或上海市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學校生命學院教師團隊還榮獲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榮譽稱號。
上??萍即髮W校長江綿恒說,學校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根中國大地,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始終堅持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的辦學定位,以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和服務國家創新戰略闖出一條新路,力爭再經過若干個十年的努力,把上??萍即髮W建設成為能夠為國家發展、人民福祉、人類進步做出重要貢獻的卓越的創新型大學。